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
始建于1976年的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,一直秉承“服務區域經濟,助推產業升級”的理念,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辦學之路。目前,學校正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教育決策部署,以深化職業教育模式改革為切入點,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。
一、以職教集團為平臺深化辦學模式改革,不斷完善治理體制
始終堅持內涵發展,以強化教育教學管理為重點,注重改善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。基于整合、優化已有校企合作組織結構,我校與特大型國有企業——東風汽車公司共同牽頭,成立了湖北汽車服務職教集團。源于治理體制機制的理順,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校企合作“一頭冷一頭熱”的頑癥。一是力求突出特色,緊緊圍繞汽車產業鏈,由300余家汽車企業以及相關政府部門、學校、行業,組建教育教學、生產經營利益共同體;二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,在招生就業、人才培養、企業培訓、技術服務等諸多方面實現校企互融;三是強化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,使“雙園融合”的“校中廠”與生產性實訓基地的“廠中校”相結合。
二、以課程建設為核心深化培養模式改革,不斷強化職教規范
通過抓住課程這個“牛鼻子”,突出強化職教標準化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,有效帶動教育教學各要素的協調發展,不斷提高管理水平。一是根據職業標準、行業標準和崗位規范,以更新課程內容、改革教學方法為重點,啟動了新一輪課程建設;二是強調實踐性教學必須依托課程載體,不斷強化實訓、實習標準和教學儀器設備規范;三是在課程開發與實施過程中,實施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共長工程;四是打造精品“培訓課程菜單”,優化培訓課程模塊體系,以有效改善高職院校繼續教育職能偏弱的“短板”。
三、以服務學生為中心深化教學模式改革,不斷優化教學管理
高職教學模式改革必須兼顧高等性與職業性的基本要求,堅持以服務學生為中心。實踐中,理論教學“滿堂灌”的現象和實踐教學“一刀切”的做法均普遍存在。為此,學校強調“以生為本”的教育教學理念,靈活實施各種教學模式,統籌推進管理育人、教學育人、文化育人。思政課部采取問題式教學方法,廣泛開展活動育人和實踐育人;公共課部探索情境式教學方法,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;各專業教學系根據產業、專業的不同特點,靈活采取職業行動導向、項目式、案例式等教學方法,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。
四、以校內評價為重點深化評價模式改革,不斷創新運行機制
評價機制是高職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中的重要環節,而質量保證體系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,極易落入“什么都想抓卻又無從抓起”的窘境。學校以評價工作為抓手,逐步建立起一套校內評價機制體系,使得評價工作“永遠在路上”。一方面,校內教學評價工作涵蓋專業評價、課程評價、教師評價、學生評價等主要內容,不同時期的評價工作各有側重,如今年的評價重點放在實踐教學方面,并不斷完善相應的標準、流程和制度。另一方面,學校堅持實施校系兩級管理,管理重心不斷下移,以充分調動二級教學單位的積極性和能動性。
總之,教育模式改革與治理能力提升相互為用、互相促進,以達到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最終目的。我校將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職教會議精神,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為重點,加快實現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|